能否說再見?外賣的傷與做飯的痛 “未來咋吃”的N種猜想

2019-11-21 09:27:57來源: 半月談

當80后、90后逐漸走上生兒育女的道路,他們中的許多人無可推卸地承擔起照料下一代的責任。眾多事務中,如何安排好孩子的一日三餐,成為一件

當80后、90后逐漸走上生兒育女的道路,他們中的許多人無可推卸地承擔起照料下一代的責任。眾多事務中,如何安排好孩子的一日三餐,成為一件看上去微不足道,卻極度考驗他們的“小事”。

吃的問題,曾經(jīng)不值得拿來一說,對80后、90后的父母輩來說,買菜做飯是進行了幾十年的生活節(jié)奏,他們的生活再不富足,也對食材要求苛刻:“大蔥沒有小蔥香”“只有土雞才有雞味兒”;他們的廚藝再不精湛,也對飯菜口感追求執(zhí)著:“高壓鍋壓出的排骨不如鐵鍋燜的有嚼頭”“雞湯一定要瓦罐小火慢煨”……他們中的大多數(shù),不管過去、現(xiàn)在,都本著“吃得放心、做著節(jié)約”的理念,堅持烹飪,拒絕外賣。

不夠衛(wèi)生,不夠?qū)嵒荩缓峡谖?mdash;—這是大多數(shù)老人排斥外賣的原因。然而與他們相反,那些忙著上班、帶娃的青年人、中年人,只以一條理由就合乎邏輯地撐起了外賣的半壁江山——省事兒!叫外賣與下館子實質(zhì)區(qū)別并不大,曾經(jīng),下館子是一種奢侈,而如今,下廚卻難能可貴。顯然,做飯有做飯的痛,外賣有外賣的傷。對多數(shù)人而言,還有別的選嗎?

一名外賣配送員在送餐 薛宇舸 攝

“自己做飯”的時代之變

今年國慶游行,天安門前走過的外賣小哥方陣,在讓人眼前一亮的同時,也映射出這職業(yè)背后的餐飲變革。

二三十年前,中國人吃飯,基本都是家家戶戶自己做。那時候,人們上班的距離都不遠,中午、下午都能趕回家,主婦們做飯的成本均攤起來也不像今天這么高。變化主要出現(xiàn)在大城市,因為城市大、生活節(jié)奏快,白領們不太可能為做或者吃一頓飯專門跑回家,即使有時間回家,做飯的成本也要用自己的時間薪酬來衡量,這顯然是件效率很低的事。于是,選擇下館子的人越來越多。隨著互聯(lián)網(wǎng)迅速發(fā)展,物流配套日益完善,外賣也流行起來。

我們爺爺奶奶那代,覺得“自己種地養(yǎng)豬,再用這些食材做飯”,才叫“自己做飯”;我們爸媽和我們這代,覺得“買了成品大米和切分好的肉做個飯”,叫“自己做飯”;到了下一代人,也許會覺得“把超市里配好的料理包,拿到微波爐里轉(zhuǎn)一轉(zhuǎn)”,就叫“自己做飯”。“自己做飯”內(nèi)涵的不斷演變,正如外賣產(chǎn)生的本質(zhì)原因:餐飲業(yè)分工細化的趨勢不可阻擋——從種植、養(yǎng)殖到采購再到制作、配送,整個過程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,分工越來越專業(yè)、工序越來越完善。

當前,人們對外賣的抵觸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其“不安全、不衛(wèi)生”。不過這個問題的癥結不在于外賣,而在于誠信?;蛟S,我們該相信國家監(jiān)管和市場競爭的力量,每一個消費者不斷地用腳投票,都會加快商家優(yōu)勝劣汰的進程。

“未來咋吃”的N種猜想

餐飲的工業(yè)化趨勢在宏觀上優(yōu)化了社會資源配置,在微觀上改變了個體生活方式。

未來,城市里可能出現(xiàn)很多不同層級的中央廚房:上一級的中央廚房提供“準成品”,末端的中央廚房進行最后一步的加工,每個末端廚房只服務于一個區(qū)域,以保證配送速度和新鮮程度。而同一個區(qū)域內(nèi),可能交叉分布著多個這樣的網(wǎng)絡,購買者可以在這些網(wǎng)絡之間做出選擇。

隨著人力成本提升、送餐費用高企,到那時候,比起外賣服務,這樣的末端中央廚房可能更為流行,它們會內(nèi)置在各大社區(qū),方便人們購買食物。當然,中央廚房提供的基本都是制成品,只不過其花樣和質(zhì)量遠比現(xiàn)在豐富和有保障。

有了中央廚房,普通餐館仍然存在,它除了提供與中央廚房一樣的服務,也為有需要的就餐者提供一個公共空間。如果你想吃一頓個性化的定制大餐,你可以跑一趟高檔餐廳,也可以讓大廚上門為你做。

當這一切發(fā)生,烹飪將逐漸演變成一種興趣愛好,或者個人技藝,一部分喜歡烹飪的人,可能專門從事這項工作。人們對廚房的認知也將超越其基本功能,賦予它某種人文和家庭情結,我們也可以逐漸告別外賣的傷與做飯的痛。

當然,這只是我們對于未來的一種美好期許。它有機會成為現(xiàn)實。(記者 趙一鴻)

(刊于《半月談》2019年第21期)

關鍵詞: 外賣的傷與做飯的痛

責任編輯:hnmd004

最新資訊